新冠肺炎的恐慌已經充滿了全世界的主要市場,也感染了美國股市,導致股價創紀錄下跌。雖然某些行業的下跌比其他行業嚴重,但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原油期貨繼續昨日下行態勢,其中布倫特原油跌幅已經超過9%。
近日國際油價創下29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加之新管病毒在全球范圍內加劇蔓延,讓全球的金融市場蒙上了恐慌的陰影。隨著沙特承諾將石油產量提高至創紀錄水平,大量廉價供應的威脅加劇了市場擔憂。
本輪油價下跌,打破國際能源市場的脆弱平衡,引發國際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短期來看,油價仍維持低位震蕩,國內外石油市場再度迎來挑戰和機遇。
此次石油價格大跌的直接誘因是沙特和俄羅斯在維也納減產會議上談崩,俄羅斯拒絕減產,沙特一怒之下不僅宣布增產還大幅調低原油價格。從更大的背景上看,隨著美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強勢回歸,歐佩克、俄羅斯、美國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
特朗普上臺后的“去監管”和積極發展化石能源政策進一步激發了美國的油氣生產潛力,美國重新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和重要出口國,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增長不斷放緩,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抑制了原油需求的增長。
在全球性的石油生產過剩形勢下,維持油價的壓力越來越大,歐佩克和俄羅斯不得不在“數量”和“價格”之間做出選擇。由此可以看出,國際原油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石油競爭的重點已經從資源轉向市場,市場主導權逐漸從賣方轉向買方。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國際油價第一次出現“跳水”?;仡檱H能源市場的歷史,無論歐佩克國家自身的問題,還是國際政治經濟大環境的問題,每次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總是與全球“黑天鵝”事件相伴而生,比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都曾觸發原油價格從40%—75%不等的區間最大跌幅。
審視2020年的原油供需格局,疫情導致的需求下降、原油供應沒有及時調整加上各方之間的政治角力等諸多原因共同導致了原油市場暴跌的局面。而未來的石油價格,將取決于全球經濟運行以及各主要產油國減產的情況。